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广西:三年职业教育改革攻坚战助推区域经济腾飞
2013-08-31 10:54:00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现代化职教体系的发展,广西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敏锐地感觉到,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001年,该院“痛苦”地做出决定,在专业设置上从以“二产”为主转向主攻“三产”,并且结合柳州汽车产业的发展,迅速调整专业设置,涉及汽车、机械类的专业占了一半。

  从近年来柳州职院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来看,当年的“痛苦”换来了今天的喜悦。今年该院的就业率达96%,甚至2014年的毕业生一半多也被提前“预订”。

2014考研招生简章 考研网络神器 2014推免生全攻略

考研专业解读 研招调查报告 考研心理辅导 高校研招办联系方式

最新学科评估结果2014考研报考条件 考研报名时间 考研初试时间

  柳州职院的办学经历只是广西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从2008年到2010年,广西开展了为期3年的职业教育攻坚战。2012年,广西又打响了为期5年的新时期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攻坚战。5年多来,自治区累计培养120多万名合格的职校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7%以上。

  围绕地方经济进行顶层设计

  “没有职业院校的支持,我们公司在社会上就无法招到那么多专业技能型人才,公司这几年的跨越发展离不开职业院校。”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晓华说,公司得以快速发展靠的是职业院校培养的大批技能人才。目前,该公司有70%的班组长来自职业院校。

  在广西,无论是职业院校,还是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职教政策规划,无不围绕地方经济发展进行顶层设计。“没有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就没有柳职院,柳职院与广西、柳州的经济发展分不开。”柳州职院党委书记朱伟才说。

  近年来,自治区教育厅围绕北部湾经济发展战略、广西打造“14+10”千亿元产业集群,指导职业院校主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调整更新优化专业设置和布局,规范专业建设,设置了与石化产业、港口物流、汽车制造、现代物流等与新兴产业配套的70个专业及一批专业群。

  风景名胜桂林市,正处于经济转型、旅游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时期。对此,桂林提出,到2020年建成“世界水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国际旅游和现代服务业城市。

  桂林市政府根据产业布局整合职教资源,由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牵头,联系全市所有旅游职业院校、科研、企业机构,组建了桂林国际旅游职业教育园区。园区以旅游专业为纽带,教育资源共享、培养优势互补,一边培养旅游业中技能人才,一边向高一级学校输送生源、培育高技能人才。

  据桂林市教育局局长钟平介绍,目前,结合该市打造的国际旅游胜地重点扶持旅游服务、信息技术、加工制造、交通运输、医药卫生、财经商贸等六大类专业群的建设,桂林职业院校调整后的专业设置涵盖了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电工、机械制造、模具、服装设计等13个专业大类,涉及100多个专业。

  专业设置对了 就业不再愁

  汽车产业作为广西“十二五”重点打造的千亿元产业,柳州市目前拥有上汽、一汽、东风、重汽四大汽车集团整车及专用车生产基地,并拥有400多家零部件生产企业,成为国内有名的“汽车城”。

  柳州市职业教育第一时间把眼光瞄准这种变化和需求,迅速设置了汽车制造、营销、维修等专业群,为柳州发展提供高素质产业大军。

  “专业设置对了,学生就业就不愁了。”2010年毕业于柳州职院的李奇,进入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重工锻造公司,一开始,每月到手的工资就有2700元,目前扣除“五险一金”后的净收入为每月4000元。该校共有500人和他在同一公司,其中近10人走上了副厂长岗位,9人担任工段长、班组长、质检站站长等职位。

  不仅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联系紧密,很多职业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也少不了企业的参与。

  随着高铁、城市轨道的发展,未来几年,广西将进入高铁时代。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主动适应高速铁路人才培养需求,开设了高速铁路控制专业,今年第一批高铁乘务员即将走上新岗位。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该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新生陈默杰第一个报名参加了南宁轨道有限责任公司的订单招聘。他高兴地说:“从订单班成长,这就是我大学生活的开始。”

  刚进校门就基本落实就业,得益于柳铁职院所依靠的强大行业背景。新生一进校就被南宁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南宁地铁)抢先预订,362名学生进入“订单班”学习。

  据柳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李秀敏介绍,目前,柳州市共有技术工人近18万人,半数以上毕业于柳州市各职业院校,而在该市新增的10万名产业工人中,有近7万人是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到了65%左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