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广西大学2018年答考生问
2018-06-26 15:17:00
中国教育在线

 

(一)广西大学2018年有多少个专业招生,计划招生多少人?

答:广西大学2018年有76个本科专业招生,涵盖理、工、农、文、艺、经、管、法、哲、教、医等十一大学科门类。全校今年招收本科新生7000名,其中广西计划招生4920名,外省计划招生2080名。

(二)广西大学与去年招生有哪些变化?

答:我校在 2017年有24个专业按9个大类招生基础上,继续扩大大类招生,2018年有43个专业按17个大类招生、分流培养。

转专业方面,根据《广西大学本科学生转专业实施办法》及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于每年6月初至9月对符合转专业条件的在校普通本科生开展转专业工作。

(三)广西大学2018年在广西如何录取填报专业服从调剂的考生?

答:2018年我校在广西优先录取填报有志愿专业的考生,如填报专业志愿无法满足,则录取专业服从调剂的考生。

(四)广西大学2018年在广西的录取批次如何设置?

答:我校2018年在广西的录取批次具体设置为:本科提前批(艺术);自主招生批(含高校专项计划批);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批;本科第一批(含民族班);预科批(少数民族预科班,招收对象为广西区内的少数民族高考考生;免费少数民族预科班,招收对象必须同时符合四个条件:少数民族;农业户口;广西区内老、少、边、山、穷地市县;应届生)

在广西录取批次中的本科第一批分别设置为10593广西大学(一)(普通类专业)和20001广西大学(二)(高收费专业),广西大学(二)招生的专业为:英语(中加)、计算机类(中美合作办学、只设信息安全专业)、金融数学(中美校际交流)、工商管理(中美校际交流)、金融学(中美校际交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法校际交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法校际交流)。

 (五)广西大学有哪些特色专业或优势专业?

答: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土木工程与先进材料学科群(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海洋科学)

广西一流学科:土木工程、畜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作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

广西一流学科(培育)建设名单:电气工程、物理学

国家特色专业12 个:农学、矿物资源工程、新闻学、林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木材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工商管理、自动化、英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

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木材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六)广西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答:近年来我校本科初次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连续12年获得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等称号。学校就业工作得到教育部高度认可,2015年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6年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7年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7届本科毕业生5362人,初次就业率91.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初次就业率是指毕业生在离校前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比率,统计截止时间为每年630日当年毕业生离校前)。经第三方评估机构统计,2017届毕业生就业流向和分布如下:

 毕业去向

机关单位 

 事业单位

国有企业 

非国企业 

部队 

升学 

其它 

 人数

(比例)

   116

 2.16%

 229

4.27%

 1203

22.44%

 1846

34.43%

 30

0.56%

950

17.72%

512

9.55% 

 

(七)广西大学为培养适合区域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有哪些教改措施?

答:我校新时期双一流建设目标及本科教学改革规划,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的五有领军型人才,构建 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精简学时学分,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权,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和机会参与科学研究、创新创业及社会实践,丰富第二课堂。

二是在通识教育课程领域,模块化设置特色通识选修课,通过创新创业基础知识模块、领军人才素质教育模块、海洋知识与可持续性发展模块、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发展模块的通识教育,培养具有区域素质教育特色的五有领军型人才

三是拓宽专业口径,夯实专业基础,实施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培养,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实践动手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四是加强政产学研用多方合作,建设稳定长效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整合实践、实验场地及资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创新实践能力与就业创业能力。

五是加强交叉融合,注重课程贯通衔接。通过跨年级跨专业跨学院选修、辅修,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将课程思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新生研讨课程、本硕贯通课程,实现课程间的有效贯通与衔接。

六是完善导师制,鼓励教师将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与学生专业实习(含毕业实习)、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大创计划、学科竞赛等有效结合,促进师生学术互动与学生研究能力提升。科学规划和设计导师课程,促进本科生早做科研、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团队。

七是搭建国内外交流学习平台,加强中外合作与交流,拓宽学生国际视野,促进中外文化交融。

(八)广西大学的奖助学金情况如何?

答:广西大学奖助学金的情况如下:

1.国家层面: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金,成绩优异者还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 2017年我校获国家及地方政府奖(助)学金的学生达10133人次,资助金额达2457.7万元。

2.社会层面:社会团体、企业、校友以及各行业的爱心人士,在我校设立了为数较多的社会奖(助)学金。2017年我校设立社会类奖(助)学金20多项,获奖获助学生725人,奖助总金额达260.8万元。凡被我校录取的新生,可根据条件在入学后申请宝钢教育奖、黄奕聪奖学金、加多宝学子情爱心助学金、丰田助学金、新长城自强助学金等。其中广州校友会德云奖学金面向全校评选10名学生,每人奖励20000元;七色珠光奖助学金面向全校评选15名学生每人获10000元奖学金,评选20名学生每人获5000元助学金;农科类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获得何康农业教育科研基金奖学金,获奖者一次性奖励10000元;水利水电专业的学生有机会获得张光斗科技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学金,每年获奖者除了获得8000元奖励外,还有机会到清华大学参观学习。

3.学校层面:学校出资设立了广西大学校长奖学金及优秀学生奖等。2017年获得学校层面奖助学金的有2720名本科生,共发放奖助学金185.67万元。

(九)广西大学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工作情况如何?

答:广西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统一归口管理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目前,我校建立起了奖、助、贷、勤、补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1.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在报到当天,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开通绿色通道,让学生先报到入学,后缴费。新生办理入学手续后,学校再根据核实到的情况,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2017年,学校为2206名本科生办理了绿色通道入学;向4002017级本科新生发放路费补助、生活补助等特殊困难补助共计20万。

2.奖(助)学金:学校奖助学金包括国家及地方政府奖(助)学金、社会类奖(助)学金和学校设立的奖(助)学金。2017年,学校的各类奖(助)学金有近30项,获资助学生达到13725人次,发放奖(助)学金金额3011.8万元,其中专门面向家庭经济困难的一年级本科新生设立加多宝学子情爱心助学金,每年资助100名本科新生,每人一次性获助5000元。

3.国家助学贷款:我校学生可选择的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017年,共有8080名本科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获贷金额5550.1万元。

 4.勤工助学: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校内勤工助学活动,通过自己的劳动每月可领取320元的劳动报酬。2017年我校共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1500个固定岗位和931个临时岗位, 发放勤工助学报酬381.7万元。

 5.特殊困难补助和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为解决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临时生活困难,让学生能够安心学习,正常生活,我校为在校期间遭受突发事件的学生发放特殊困难补助。2017年全年,共有1129名学生获得特殊困难补助,发放特殊困难补助金额77.02万元。对于患重大疾病的学生,学校视情况最高给予每名学生30000元的补助。

 6.专业能力发展资助项目:为不断提升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设立学生专业能力发展资助项目。学生可结合学科专业的特点,围绕学术研究、科技创新、学科竞赛、文艺创作、文体竞赛等方面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进行立项申请,获批后可获得每项10005000元的资助经费。2017年学校共批准71个学生专业能力发展资助项目,发放资助经费共24万元。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