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另类”选修课背后是多重教育缺失
2016-09-28 11:55:00
桂声网评

  “死亡心理学”“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财商教育”“生命与爱情”“幸福心理学”……又到一年大学生选课时,高校丰富多彩的选修课让学生有些小兴奋,其中不乏另类、新潮又特别的选修课,这些课都很受学生欢迎。记者日前走进西京学院、西安外事学院、西安培华学院课堂,感受了别样选修课的魅力。(9月26日中国新闻网)

  看到这些大学选修课的名字,会让人觉得媒体总结得很好,那就是“另类”,乍看上去不少高校都勇于展现自己的个性,甚至成为“卖点”。可是,在眼球累了之后,仔细琢磨披着精美外包装的课程,似乎有些眼熟:所谓“死亡心理学”不就是生命教育啊,所谓“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不就是性教育啊,所谓“财商”“爱情”“幸福”等等课程,也都是“新瓶”里面装满了“旧酒”。

  简言之,所谓“另类”的选修课程,本该是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阶段完成的教育内容,却为了应付考试,被无情地排挤出去,三三两两飘零到大学之中。应该说,脱下“另类”选修课的外衣,会发现它们其实是迟到多年的“补课”罢了,是大学生知识结构中一直欠缺的重要一环。这就能合理解释,为何这些选修课深受大学生欢迎,不是因为它们有多新鲜,而是因为这是他们长久渴望的“营养成分”,早处于嗷嗷待哺的状态。

  同样值得警惕的是,将“生命教育”“心理科学”换一个“另类”的名字,师生乃至社会就把这些知识当成全新的东西,犹如了解“维生素”却不知道“维他命”为何物,此种陌生感尤其叫人唏嘘。因为,自上而下人人都在反思教育模式,也都提出了各种改革方案,却对和应试关系不大的重要教育内容视若无物,尽管它们和个人的身心成长密不可分,却非要等到成年后在大学里“亡羊补牢”。即便如此,因为只是一门选修课,也只有一部分人能够选上,其他学生则成了毫不在意的大多数。

  如此“补课”,众人根本不在乎幼儿、小学、中学阶段的多重教育缺失,把缺陷当成了优点,误以为“另类”选修课奇货可居。在挤占正常课程之际,也容易出现故意不走大道、偏偏进入小径的矫枉过正,把“雪中送炭”当成了“锦上添花”,一误再误。一言以蔽之,大学校园里,本不该存在刻意“另类”的选修课,每只“新瓶”中都该装满有价值的“新酿”,让大学生能沉醉其中,体验“舌尖”上的知识之美,而非相反。

  文/赵查理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