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桂林:今秋小学初中入学难是五年来最突出
2013-09-01 19:20:00

  秋季学期开学在即,市区一些小学、初中忙着为新辟的教室打点布置,安排老师应对新扩的班级。在学区生受“金猪宝宝”影响比往年有所增加的同时,今年在市区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流动人口子女也迅猛增加,今秋“入学难”的矛盾是近五年来最为突出的。

  为此,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共扩班20多个,新增了千余学位,重点就是为了缓解大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难问题。

  应对“入学难” 城区新增千余学位扩班20多个

  这段时间,市第十一中学正紧张地将物理力学实验室和微机设备储蓄室进行装修,腾出两个新教室,以接纳更多的外来生源。

  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秋季学期,小升初的新生预计为8961人,比去年增加了652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比去年增加了955人,达到3306人,占市区小升初招生总人数的36.8%。

  目前,市区通过扩招、增大班额外计划应对小升初压力,已扩招10个班,新增学位500个。其中,市十四中、十一中、十六中各扩招2个班,四中、八中、十七中、十九中各扩1个班。

  相比小升初,小学的入读矛盾显得更为突出。据记者了解,面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猛增,象山区、叠彩区、秀峰区、七星区今年为入学新生扩班超过10个,新增500多个学位。但是,仍然有一些持有“五证”的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难以解决。

  象山区是四城区人口最多、务工人员最集中的城区。目前在该城区公办学校就读的务工人员子女有7000人左右,占该区学生人数的35%以上。连日来,象山区教育局负责基础教育的工作人员接到的咨询电话接连不断,他却很无奈:“实在是安排不进了,不可能让学生坐在讲台上听课吧。”

  “6月小学报名登记之后,部分学校仍然容纳不下部分符合入学政策的外来生源,教育部门已经调剂了数百名,但目前还是无力完全‘消化’。”象山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已想尽办法挖掘公办小学教育资源,可对于有入读公办学校需求的持“五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仍有100多名无法安排。

  从该区今年公办小学一年级入学新生数据来看,总人数预计高达3500人,其中安排外来务工人员子女1350名,所占比例为38.5%,比去年增加近300人(未能安排的100多名务工人员子女除外)。为解决激增的入学新生,象山区公办小学比去年增开了5个班,共开了67个班。市教育局介绍,这几年城区所有公办小学都在超负荷接收新增生源,目前都是超过标准班(45人)的班额,每个班基本都超过了50个学生,最大的班级甚至超过60人。

  如此缓解入学难的应急办法收到了一些效果,也带来了尴尬:一些学校师资力量捉襟见肘,教室里课桌拥挤,少数学校学生太多,只能分批次做操,甚至在走廊上做操。

  透析“入学难” 城区户口学生与务工人员子女激增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近几年,秀峰、象山、七星、叠彩四城区的义务教育新增学生以每年1000人的速度激增。而今年,四城区光是新入学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比去年增加了1500多名,是近五年人数增长最多的一年。

  市教育管理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前几年,学区户口学生(学区生)人数每年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入学压力主要来自于外来生源。但今年,学区生有较大增加,造成五年来最突出的入学难题。

  据介绍,今年入读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好是2007年出生的“金猪宝宝”。由于当年出生的孩子数量多,扎堆生造成“扎堆升”,所以今明两年入学压力特别大。就象山区来说,今年学区生比去年增加近300名,秀峰区增加100多名,叠彩区和七星区也有较大幅度增加。同时,城市规模扩大使得学区房迅速增加,也是学区生增多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桂林市教育资源的发展相对滞后,使得市区义务教育资源更趋紧张。

  本市教育界业内人士坦言,近十年来四城区基本没有新建一所学校,而近几年的学校扩建速度也远远跟不上生源增加速度,“可以说,目前市区公办学校的现有资源已被挖掘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桂林市城区现有的公办学校,原来只是按照接收城区户籍的学生人数来规划和建设的。从2004年开始,各公办学校用尽各种“招数”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承受力已近极限。到目前为止,城区外来生源已占全部生源四成以上,其中个别学校外来生源所占的最高比例超过80%。

  破解“入学难” 政府承诺三年后会有改善

  2005年,国务院下发通知,明确了城市享受免费教育的对象不仅包括当地户籍人口,还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无论是本地居民子女,还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只要符合政策条件,教育部门都将给予妥善安排或分流,尽量让孩子就近入学。

  “但现实的情况是教室用尽、场地占完,如果再新增外来生源,公办学校已接纳不下。”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人说,目前市区所有的公立小学都在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弟,但寄希望于他们能全部“消化”,目前不太现实。

  据了解,桂林市各级教育部门为了妥善安排持有“五证”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一方面不断扩班,另一方面也尽量做好沟通、引导分流,建议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分流到正规民办学校或回原籍地学校就读。

  那在将来,桂林市如何有效破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呢?

  记者了解到,桂林市《关于加快桂林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已由市人民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将在近日发文。意见明确提出:确保在2013年至2015年,完成13所现有学校改扩建项目建设任务和启动19所新建学校建设、储备的目标任务。

  其中,秀峰区今年将开工建设榕湖小学琴潭分校,预计2015年投入使用。叠彩区2014年开工芦笛小学、大河中心校等改扩建项目,并开工建设城北小学。象山区今年开工建设南溪山小学、将军桥小学改扩建项目,明年开工建设迎宾一小。七星区年内开工火炬中学、穿山中学各一个改扩建项目,并开工建设漓东小学等。

  若这些项目进展顺利,到2015年底,桂林市新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校舍面积约9.5万平方米,可扩容学生10000人;项目全部(2017年)建成后,新增校舍面积约25.1万平方米,可扩容学生27880人。

  届时,市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难”问题,应该能得到较好的缓解。

  • [新生入学好帮手 必备物品 军训日记][成人英语考级全攻略]
  • [国家助学贷款全面启动 申请流程][中国赴美初中生5年增百倍]
  •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